说起关税这档子事,最近美国那边的动静可真不小。就在2025年5月,美国的平均有效关税水平竟然蹿升到了17.8%,这个数字有多厉害呢?这可是1934年以来90年里美国关税的历史新高!换句话说,特朗普这次发动的全面关税战,在美国历史上那真是头一回见。
关税收入的数字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今年4月,美国单月关税收入就达到了174亿美元,直接刷新了历史记录。到了5月,这个数字更是飙升到230亿美元,把之前的记录甩得远远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还放出话来,说要是按现在这个势头下去,全年关税收入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这在美国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天文数字。
听起来美国政府好像赚了大便宜,真假的?其实这账算起来可没那么简单。俗话说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钱最终还得有人来承担。那到底是谁在为这场关税大戏买单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承担关税成本的主要有三类人:生产者、经营者还有消费者。生产者就是那些制造商品的企业,不管是在中国、东南亚还是欧盟的工厂;经营者主要指美国的进口商和经销商;消费者嘛,自然就是最终掏钱买东西的老百姓了。
咱们拿中国稀土来举个例子。稀土这玩意儿在高科技产业里那可是宝贝疙瘩,美国想要也得看中国脸色。就算美国对稀土加征关税,中国也不太可能在价格上让步,甚至还可能继续涨价。这种情况下,关税成本只能由美国的企业和最终用户来承担。
有趣的是,普通老百姓可不会去买稀土,真正的买家是那些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先把关税成本给扛下来,然后再一层层往下传导。比如稀土用来造军机战斗机,成本就转给了军方;用来做新能源汽车和风力发电,成本最终还是会体现在电价和汽车价格上,说到底还是消费者掏腰包。
反正就是这个理儿:看似是政府收了关税,实际上买单的还是美国自己人。
再看看那些中国制造的日常用品,像衣服鞋帽、生活用品什么的。这些东西本来就便宜,一件10美元的衣服就算加征20%-30%的关税,也就涨到12-13美元,对美国消费者来说也不算什么大负担。而且相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价格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消费者对这点涨价并不敏感,关税成本基本上都由他们自己承担了。
还有第三类商品,就是那些在全球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产品。美国既可以从国内买,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对于这类商品,关税可能更多由出口企业来承担,因为美国的进口商话语权比较强,消费者几乎感受不到价格变化。
我跟你说,这整个关税游戏玩下来,美国联邦政府确实是收入增加了,但这钱哪来的?大头还是从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兜里掏出来的,只有小部分是外国出口商承担的。长远来看,加征关税会抑制美国的消费和生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到头来受伤的还是美国自己的经济。
真心的,这场关税战打到最后,美国政府账面上是好看了,但实际成本还是得由美国人民自己承担。这就好比左口袋掏钱放到右口袋,看起来钱多了,实际上总数并没有变。特朗普这招"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到底是让美国更强大了,还是让美国人的生活成本更高了,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热点观察家第6期#
配资世界门户官网,在线网上配资平台,线下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