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妇科主任陈丽带领团队为一名49岁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整场手术历时约3小时,手术切口仅有4个1厘米左右的穿刺孔,出血量不到100ml。
\n手术主刀医生、妇科主任陈丽/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
\n49岁的蒲女士(化姓)长期受到经量增多伴头晕、乏力的折磨。前段时间,该患者来到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妇科就诊。完善盆腹腔磁共振等检验检查后,妇科团队发现,患者血色素为74g/L,子宫内有肌瘤,瘤体接近新生儿头部大小,撑得患者子宫堪比怀孕5月余的孕妇。因蒲女士无生育要求,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后,妇科团队建议她做全子宫切除手术。
\n机器人手术操作中/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
\n考虑到传统开腹手术出血多,且会带来疤痕、疼痛和较长恢复期等困扰,蒲女士最终果断选择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蒲女士的情况不禁让手术团队倒吸一口凉气——巨大子宫已占据患者盆腹腔,且膀胱、大网膜、肠管与子宫致密粘连,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比预估的更大。
\n手术现场/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
\n陈丽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借助手术机器人清晰的视角和灵活的机械臂,小心翼翼地分解腹腔中的粘连,按照既定方案为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n“在历时约3小时的手术中,患者出血量不到100ml。”陈丽介绍,“小术口”高效切除巨大子宫这一案例是科室开展盆腹腔微创手术的新突破,这对广大女性患者,尤其是因疾病导致需切除子宫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n目前,机器人手术在妇科疾病中应用广泛,在良恶性疾病中均可应用,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外阴癌、阴道癌以及妇科各类良性疾病的子宫切除手术等。
\n该院引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n1.独特的裸眼3D效果,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以及更加真实的感知;
\n2.机器人拥有360°可转腕的手术器械,弯曲及旋转的程度远超过人体手部的极限,对“死角”处理更加游刃有余;
\n3.能最大程度减少医生的疲劳,使医生的精力更加集中,以便开展难度更高、更复杂的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机器人手术具有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恢复更快、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等优势。
\n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引进国际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断攻克高难度手术微创难题,提升疑难病症诊治水平,推动尖端科技与群众健康同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先进的医疗服务。(资讯)
\n(文/肖力源)
\n原标题:机器人“小术口”切除肌瘤“大子宫”
配资世界门户官网,在线网上配资平台,线下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